今年以來,我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挖本地紅色資源,打造紅色文化廉政教育基地15個,為“不想腐”筑牢思想堤壩。
赤壁市金紫山紅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近日啟用,該基地依托中共蒲圻縣委、縣蘇維埃政府、紅軍醫院等革命舊址打造。咸安區紀委監委依托錢氏英烈紀念館、汀泗橋北伐戰爭紀念館、何功偉烈士陵園開展“追憶革命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”活動。通山縣紀委監委在圣廟家庭家教家風教育基地啟動“感悟革命故事·傳承紅色家風”家庭助廉活動,講好革命烈士紅廉家風故事。截至目前,我市各地各單位已有15000余名黨員前往紅廉基地“打卡”學習。
同時,該市深挖紅色歷史,以戲唱廉。咸安區楚劇團新創作現代楚劇小戲《錢瑛和她的親人們》,正在緊鑼密鼓排練。該劇講述新中國首任監察部部長、新時代“女包公”錢瑛的家教家風故事。崇陽縣投資拍攝紅色微電影《少年夏明翰在崇陽》,講述革命種子如何在少年夏明翰心中萌芽的故事,傳承“一枝一葉總關情”的良好家風。
“先聞其聲,治好未病之病。我們將充分用好本地紅色資源,增強黨員干部拒腐防變能力,從源頭上預防治理腐敗?!毕虒幨屑o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。(陳愛華、方明威)
責任編輯:何凡